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 > 游戏大全

《人类自由史》古罗马篇——走向帝制前的“权力的游戏”(下)

好趣网 2024-01-18

大征服者罗马游戏_罗马的游戏_罗马游戏单机

在苏拉的高超手腕面前,无论是庞培,还是马略,都不是敌手。他唯一的天敌,或许是恺撒。首先,苏拉给庞培布下的局,被恺撒给解开了。后者拉拢庞培和另一个军阀克拉苏,组成了一个政治同盟,史称“前三头同盟”。如此,三个军阀加在一起,等于一个苏拉,再次成功压制了元老院,牢牢掌握了政局。

关于恺撒的发迹,也算是一段传奇,原本他的家族势力已经被苏拉清理殆尽,以当时罗马腐败的政治风气,他是很难有出头机会的。一开始,他也迫不得已跟风贿选,尽量讨选民欢心,结果混了些初级官职,却千金散尽,还背上巨额的债务。但欠债这种反向的资本,有时候却能发挥意想不到的效果,作为债主,你必然期盼自己的债务人得势,否则他就还不起钱了。据传恺撒32岁时就负债超过3000多万塞斯特斯,相当于罗马当年财政预算的15%。可想而知这史诗级的老赖,背后有多少殷勤期待的眼神。

当然,这肯定也是个例,喀提林也欠债,最后却被逼到要通过造反来创业的地步。所以,恺撒必然有他的过人之处,可以编织庞大的债务关系网络,却不至于破裂。另外,关于恺撒风流成性的故事也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,最夸张的说法是,元老院里有三分之一的贵族,他们的妻子都与恺撒有染。以致有次恺撒带兵打仗回来,有人突然嚷道:快看牢你们的老婆,那个秃子回来啦!(恺撒年纪轻轻就谢顶了)

所以很难想象,这个既欠钱又偷人的秃子,是如何做到在政界官运亨通的。当然,恺撒的志向或许并不在此,当他在西班牙看到亚历山大的雕像时,内心的火焰熊熊燃烧。他很快意识到,自己即便做到顶尖,也无非第二个西塞罗。于是,他秘密拉拢庞培和克拉苏,组成一个意在架空元老院,完全把持罗马的摄政同盟。

当时庞培从东方远征回来,声望达到顶峰,却处处受制于元老院,感觉事业已难有进步空间,而且很多夹带私货的法令难以推行,便欣然答应。而克拉苏对恺撒的情感,已经超出寻常人可以理解的范围。他当时是罗马首富,在金钱上不遗余力地支持对方,甚至明知自己老婆与恺撒有染,依然倾囊相助。尽管他与庞培素来不合,但还是看在恺撒的面上,同意搭伙。大概恺撒的政治哲学也体现在这里,他有句名言,大致是说:消灭一个敌人,等于失去一个潜在的盟友。他似乎能够将任何人发展成盟友,这能力匪夷所思。而这一次,为打动年近5旬的庞培,他还把自己14岁的女儿,茱莉亚,嫁了过去。克拉苏的诚意大概就是自己的老婆,如此“罗马合伙人”就愉快地成立了。

庞培的好处是立竿见影的,终于可以把意志凌驾于元老院之上了,之前受阻的法案,都成功推行了下去。恺撒则去了高卢行省当总督,这个看着似乎吃力不讨好的差事,结果成了他走向巅峰的一个新起点。当时罗马仅仅占领高卢南部地区,在很多人看来,恺撒就像个镇守边疆,防止野蛮人入侵的守将。结果他一到高卢,就着手备战,最后竟将整个高卢地区都打了下来,包括如今的法国和比利时等,最远甚至打到了英国去。不仅大发了一把横财,还在北方建立起了自己的独立王国。

这下庞培就酸了,虽然恺撒确实是凭借个人能力打下的高卢,而且很多战役都是以少胜多,但嫉妒之心内涵就在于抗拒事实。所以三头同盟一度出现动摇,为了修补裂缝,恺撒又召集二人聚会,商议下个五年计划。毕竟是去希腊学过雄辩术的人,恺撒轻而易举就说服了庞培,巩固了摄政同盟。并为自己在高卢延续了五年任期,甚至将自己的私人军队,交给国家财政供养。而庞培和克拉苏,则瓜分行政长官之位,并获得西班牙和叙利亚总督的差事。

这蛋糕分的,看似很公平,实则又不太公平。但庞培没得选择,他不甘受制于元老院,然后又赌恺撒搞不定高卢。恺撒的第一个任期确实很成功,但是高卢区的日耳曼和凯尔特人势力依然庞大,随时会有翻车的可能。然后人家毕竟又是岳父,从情面上讲只有大度的份。

然而,后续的发展使三头同盟基础瓦解殆尽,恺撒最终拿下了整个高卢,风头压过了庞培。此外,三巨头之一的克拉苏意外战死,三角关系转眼成了两强对峙关系。关于克拉苏之死,确实也值得说道一下。按照现代人的观念,他已经是罗马首富,经营房地产,和奴隶贸易,日入斗金,按理说人生已经别无所求了,何必提着脑袋去打战呢?

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叫“主流价值”的哲学术语,或称之为“主体思想”。在当时的罗马,商业是遭受歧视的,就跟古中国的“重农抑商”类似,把商人划为下九流,甚至一度规定商人之子无权科举入仕。众所皆知,古中国是官本位社会,主流价值认为只有当官才是人生的唯一正道。而古罗马的主流价值,则是开疆辟土,建立赫赫军功,满载战利品凯旋而归。

而三巨头之中,庞培早年在西班牙吃过败战,能力备受质疑,后来通过在东方的远征证明了自己,中途也险些战死。恺撒则在高卢建立了军功,眼下也正炙手可热,盖过了庞培。而克拉苏仅仅镇压过奴隶起义,最后还被庞培抢了些战功,两人也因此结怨。三巨头他成了最没出息的一个,尽管是罗马首富。于是他下定决心要攻克罗马在东部最顽固的敌人——安息帝国。可惜错估了对手,在占据兵力倍数优势的前提之下,决策失误,反被对手挫败。最后遭遇埋伏,死时连脑袋都被砍了下来。

克拉苏之死的教训,不在于他军事能力的平庸,而在于他思想上的平庸。在三头同盟时代,他已经拥有了凌驾于元老院之上的摄政权限,他应该推动商业在罗马的发展,以求取代野蛮的军国思维,用商业统治世界。结果却枉费了庞大的财力物力,去迎合庸俗的主流价值,最终身首异处。而他的战死,让恺撒失去了重要盟友,三头同盟也因此面临瓦解。

更不巧的是,恺撒之女茱莉亚竟因难产而死,他与庞培之间牵强的联姻也断了关系。如此,形势似乎慢慢转向了对元老院有利的一面,到了瓦解同盟,重新收笼权力的时刻。于是他们重新祭出了响亮的口号:保卫共和!虽然只是少数人的共和,但反对军阀独裁,显然有着天然的正义性。并雇佣文人,大搞舆论攻势。另外,恺撒在高卢的任期眼看就要结束,一时间,整个罗马的局势瞬间紧张起来。

元老院要求恺撒解除军职,立即回国,这意味着恺撒十年的辛苦创业,将付诸东流。尽管这符合法律法规,但他赖着不走,提出保留两个军团,并延长总督一职。但元老院的意思是要他无条件回罗马,伽图等激进派甚至扬言要查他的腐败问题。以当时罗马政坛的风气,真查下去,没几个干净,包括恺撒。很快也有人提议,说应该让恺撒和庞培同时解除军职,以缓和局势,共同回归共和。

庞培嘴上说可以,但迟迟不见行动。这让恺撒断定庞培已经开始与元老院勾兑,他一边调集军队,一边假意谈判,说哪怕留一个军团。而元老院也有所察觉,直接宣布恺撒是全民公敌,并派4000人马要去高卢接恺撒的班。结果这一贸然举动,迫使恺撒挥兵南下,口号喊得比元老院更响亮——为人民的权利而战!几乎兵不血刃就占领了罗马。

仓惶作战的庞培,很快败下阵来,逃亡东部。在随后的几年,利用响亮的名头征集了庞大的军队,但最终用实力证明了自己确实不如恺撒,屡屡败退,在逃亡埃及的时候被刺死,还被法老拿去给恺撒纳了投名状。回顾庞培这一生,他最大的错误应该是让野心跑在了行动的前面,不仅被苏拉看破,同样被元老院看破。当权势达到巅峰时,又在有限的窗口期缺乏孤注一掷的魄力。

而恺撒胜在城府更深,在政治上八面玲珑,军事才能上也更胜一筹。如此,他也成了继苏拉之后的另一个罗马“独裁者”,奠定了共和国滑向帝制的基础。但区别在于,苏拉代表的是贵族立场,残酷的高压统治使得人人自危。而恺撒的平民色彩更浓重些,他在短暂的执政生涯,基本推进了格拉古兄弟的遗志,终结了罗马贵族统治时期留下的诸多症结。正因为施政开明,所以在死后口碑炸裂。

不过在寿命上,恺撒跟庞培打了个平手,都死在了58岁。然后又在死相上被庞培扳回一局,遭数十个人蜂拥式围杀,藏于袖中的匕首疯狂撕咬,留下二十三道血窟窿,当场毙命。莎士比亚惋惜他,给恺撒加了句凄美的遗言:也有你吗?布鲁图!

策划这次暗杀行动的,便是恺撒情妇之子布鲁图,以及另一个元老院共和派卡西乌斯。两人也都曾是恺撒赦免的敌将,尤其是前者,深得恺撒信任。想必布鲁图事后也极为愧疚,曾辩解称:我爱恺撒,但我更爱罗马!由此,他与恺撒之间的故事,也被莎士比亚称为两个英雄相互毁灭的悲剧。

关于恺撒之死,在历史上颇受争议,同样也留下很多思考。一个暴君,自然人人得而诛之,但对于一个开明的君主,人们该不该仅凭理论正义和火热的理想主义,剥夺他的生命?这确实是个千古难题,无论共和派是基于对集权的憎恨,还是对平等的渴望,或出于一种高尚的救国情怀。但遗憾的是,恺撒的死,也并没有阻止罗马坠落帝制的深渊。当时卡西乌斯很有远见的地提出,应该一同除掉安东尼,但兴许是恺撒的死对布鲁图造成极大震撼,最终没有付诸行动。

作为恺撒的副手,安东尼显然成了后恺撒时代最具资历的军阀,所以这次暗杀,对他来说反而是事业上的一次契机。事实上关于行刺恺撒的传闻,早在各种小圈子内秘密发酵。值得玩味的是,事发前一个月,安东尼还有意无意地捧杀恺撒,当众为其献上王冠,但被机敏的恺撒所拒绝。既然已经拥有了皇帝的权力,何必再背负皇帝的骂名呢?但此举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到了激进的共和派。

行刺事件爆发之后,安东尼先是落荒而逃,但发现元老院很克制,于是又返回罗马。一边团结恺撒派系,一边在恺撒葬礼上大作文章。刚刚前一天,布鲁图还曾振振有词,称作为罗马人,我宁愿无数次面对死亡,也决不自甘成为奴隶。罗马市民一听,感觉挺有道理,几乎要把布鲁图当成英雄。但此刻安东尼发表的煽情演说,历数恺撒累累战功,和对内的良政,加之恺撒遗嘱中宣布把自己的在台伯河的私人花园留作公用,另外每个罗马市民还可分得300塞斯特斯的恺撒遗产,瞬间扭转了民意。关键时刻,安东尼将恺撒尸体上的长袍一掀,那触目惊心的伤口公之于众,惩罚凶手呼吁就开始排山倒海般席卷整个罗马城。

这已经不是葬礼了,而是元老院与恺撒派为争夺权力的人心之战,介于恺撒殷实的群众基础,和怒不可遏的老兵们,布鲁图等人不得不逃离罗马。然而安东尼很快也笑不出来了,因为恺撒上一年就指定了继承人,就是他姐的孙子,在马其顿行省任总督的屋大维。收到恺撒的噩耗之后,赶紧带上人马过来争夺产业。

安东尼肯定不待见他,于是出现很多佯装关心的人,劝他离开,说这里太危险。但恺撒看人挺准,18岁的年纪就拥有非凡的判断力。屋大维果断选择与元老院联盟,表现出服从共和的意愿。而恺撒的旧部很多明确表示遵从恺撒的遗志,只肯为屋大维效力,安东尼的处境一下微妙起来。他决定向元老院要个南山高卢总督的位子,以退为进,那里既是恺撒发家的地方,同时也是他发家的地方。元老院明显不傻,结果双方爆发了冲突,安东尼败走。

但随后,布鲁图等人在远东地区召集了近十万的大军,准备回罗马清除恺撒遗毒。屋大维意识到情况不妙,于是重新联系安东尼,以及另一位恺撒部将雷必达,说组建一个摄政同盟。安东尼没得选择,如果不结盟,那么必将被屋大维和共和派一同清绞。于是新的三巨头同盟成立,史称“后三头同盟”。然后履行惯例交换亲属,屋大维娶了安东尼的养女,后来安东尼又娶了屋大维的姐姐。

按理说这三人联合应该等于恺撒,结果权力使人疯狂,诞生了一个苏拉,他们同样在罗马大搞公敌宣言,一口气清理了300多名元老院贵族和2000余名骑士。并在随后的战争中大败布鲁图领衔的共和派军队,牢牢掌控了罗马政局。

那么接下来又成了三头之间的矛盾,安东尼肯做恺撒的副将,但肯定不会做恺撒甥孙的副将。奈何民众支持更具正统性的屋大维,包括曾经追随恺撒或受其恩惠的老兵。于是安东尼决定去东部建立军功,铲除罗马最大的威胁安息王国,并以此向屋大维索要兵权。屋大维老道得很,借口需要平定叛军为由,一拖再拖。结果导致安东尼携带资源找埃及艳后搭伙,顺利拿到了军队和物资,遗憾的是以大败收场,成功证明了自己只是一个出色的副将。

这多少让安东尼在埃及艳后面前抬不起头来,又没脸返回罗马,索性率残部回埃及,而他在罗马远东的地盘,也成了“嫁妆”归入埃及。这导致安东尼与屋大维决裂,恰好不久前另一巨头雷必达翻车,攻下西西里之后试图据为己有,被屋大维伺机削职提前养老去了。如此,三角平衡被打破,罗马内战一触即发。

有趣的是,屋大维若是战败,意味着罗马几个世纪以来打下的基业,要全部给埃及做嫁衣了。埃及艳后确实是个狠角色,当年宫廷内斗失势,于是将自己裹毛毯里献给恺撒,顺利借后者拿下王位,成了史上最成功又不失浪漫的政治联姻。只可惜运气差了点,恺撒没多久就被刺杀了。然后又来了一个安东尼,主动送上一大片土地。如果在与屋大维的决战中获胜,那么罗马都要成为埃及的行省了,她将成为史上最具权势的女人。

可惜安东尼不是恺撒,有勇无谋,不会审时度势,结果在决战中溃败,不久二人双双自尽以保留尊严。投资男人固然是个捷径,却也伴随着巨大风险,一旦失败可能意味着血本无归。

屋大维也就此凭借恺撒的资源,成了最后的赢家。被誉为“奥古斯都”,第一公民,首席元老(元首),成了罗马帝国的开国皇帝。他是如此幸运,而罗马却又是如此的不幸,甚至连同整个欧洲,也随着罗马帝制的建立而滑向深渊,此后的数百年内,文化和经济都出现了全面衰退,直到中世纪的文艺复兴,才慢慢恢复光彩。

所以,如果再回过头来评价恺撒之死,我认为,明君确实可以对推动社会进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,但共和才是确保自由的永恒真理。而罗马元老院最大的问题在于,是那些贵族自己一手毁掉了共和在先,当他们不愿与平民分享自由的时候,那么也就注定了他们终将失去自由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好趣网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

发表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