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 > 游戏攻略

元宵节怎么过?点进来看青海版攻略

好趣网 2023-09-13

“等过完年,再说”。这句过年流行语,等过了元宵节,就不能用了。这种拖延症,是病,得治。中国人都是过完元宵才算过完年。那么这最后一天年(元宵节)您的家乡是怎么过的呢?

来看看青海人的元宵节。青海民间元宵节又称为"灯节",青海正月十五闹元宵的风俗很多,从古至今,尤其是青海河湟地区有观花灯、闹社火、逛庙会、跳茅火、吃元宵等活动。

逛花灯

元宵之夜,人群熙攘,花灯满城

花灯,又名"彩灯",是我国传统农业时代的文化产物。

元宵之夜:一家老少出门观灯看社火表演,赏花灯。猜灯谜。

灯是谜的载体,谜是灯的翅膀。

元宵节通过赏灯猜谜,使人们在享受乐趣中增长知识,留住美好的记忆。灯谜之所以代代相传,其原因亦正在这里。这里大家也不妨猜猜这几个灯谜:

1、爱好旅游(打一成语)喜出望外

2、翘翘板(打一成语)此起彼落

3、 一只小虫生得怪,嘴巴长在天灵盖。 (打一字)谜底/答案:虽

4、上弦下弦星星点点 (打一字)谜底/答案:弱

5、哑巴打手势(打一成语)不言而喻

湟源排灯

流传于青海省湟源县的一种汉族民间节日灯彩艺术。湟源排灯起源于商号广告牌灯箱,在里面点燃蜡烛,挂在商号大门上,后来逐渐发展成有底座、图案,形式多样的灯彩艺术。湟源排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,充分体现了湟源排灯河湟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,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、收藏价值和研究价值。2006年5月20日,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观赏酥油花

每年元宵节,青海塔尔寺都要举行规模盛大的酥油花灯会,吸引了众多的各族信民和中外观光客。技艺,为"塔尔寺三绝"(酥油花、壁画、堆绣)之一。

酥油花最早产生于西藏本教,是施食供品上的小小贴花。按印度传统的佛教习俗,供奉佛和菩萨的贡品有六色,即花、涂香、圣水、瓦香、果品和佛灯,可当时天寒草枯没有鲜花,只好用酥油塑花献佛,由此形成艺术传统。2006年5月20日元宵节攻略,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如此震撼的酥油花,人们称赞它栩栩如生的同时,更应该为创作的僧侣们点赞。小编也被他们虔诚之心所打动了。酥油花的制作是一项巨大的工程。为了不使彩油因手温而融化掉,艺僧们在零度以下的低温房间内,还要把手指不时伸进结有冰块的冷水盆里,降低手温,他们几乎是用麻木的手指去塑造圣洁的酥油花,要是没有一颗对酥油花绝对虔诚的心,在数十天严寒的冬季制作中,一般人是受不了的。

正月十五,到塔尔寺看酥油花 “此‘花’只应天上有,人间能得几回观。”

闹元宵,看社火

正月里,青海各地区就开始表演社火。元宵节当天会在各州县区进行汇演。大街小巷,锣鼓喧天,热闹非凡。不同地方社火的表演各不相同,一般闹的社火主要有耍龙灯、舞狮子、假面戏、踩高跷、划旱船等。随着时代的进步,很多青海的传统社火项目像哑巴儿、灯官、蜡花姐儿、胖婆娘等都已经逐渐消失了。

逛庙会

庙会其形成的物质条件是集市,其次是宗教文化背景。庙会时,农工商皆定期赴会元宵节攻略,参加贸易,同时亦举行相关的文艺演出,如舞蹈、戏曲、花会等。

闹元宵,跳茅火

元宵之夜:小孩们按捺不住心中的兴奋,早早从家中抱出麦草,三步一堆,在公路边、小巷道摆起阵营,长度约有二三百米。随着一声令下,负责分段点火的人们便一致行动将麦草堆点燃。 此时,老人、小孩、妇女井然有序地从火堆的这一头跳跃而过,奔向火堆的另一头,再次折回来,来来去去,往返好多次。在跳跃中,大家不顾烟熏火燎,不惜火焰伤身,年幼者或蹦跳于火堆两侧,或窜入跳跃者队伍,横铲一脚,扰乱跳跃人的步伐,使其收不住脚步,踩踏在火堆上,一时火星四溅,引来一片哗然。

元宵之夜,热气腾腾

吃元宵寓意阖家团圆

元宵俗称“汤圆”、“汤团”或“圆子”、“团子”,南方人还称为“水圆”“浮圆子”。每到正月十五,几乎家家户户都要煮上一锅热气腾腾的元宵,一家人和和美美地坐在一起吃。

元宵、汤圆,傻傻分不清楚?

元宵是“摇”出来的,馅料切成小方块,放入盛满糯米粉的簸箕里摇,边摇边洒水,直至成型;汤圆是包出来的,糯米加水和团,像包饺子一样加入馅料,揉成圆球。

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好趣网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

发表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。